真菌毒素检测仪是一种用于快速定量检测食品、饲料、农产品及环境中真菌毒素(如黄曲霉毒素B1、玉米赤霉烯酮、呕吐毒素等)含量的专用设备。其核心功能是通过高灵敏度检测技术,实现从实验室到工业现场的真菌毒素污染筛查,确保食品安全、饲料质量和环境安全。
真菌毒素检测仪的操作注意事项:
1、操作环境要求
整洁与干燥:操作区域应整洁、干燥,避免灰尘、杂物污染样品或仪器。
电磁干扰:远离强电磁场(如大型电机、射频源),以免影响仪器精度。
温湿度控制:仪器应放置在平稳、无振动、温度15-30℃、湿度≤70%的环境中,避免温度和湿度剧烈变化。
2、样品处理规范
避免交叉污染:不同批次或类型的检测卡不得混用,加样时需使用一次性移液枪头;粉碎后的样品需充分混匀,确保代表性。
检测卡时效性:检测卡从包装中取出后需立即使用,避免受潮或暴露在空气中过久影响灵敏度;拆封后2分钟内加样完毕,反应结束后2分钟内读数完毕。
3、试剂与仪器维护
试剂有效期:试剂和检测卡需在有效期内使用,冷藏保存(2-8℃),使用前恢复至室温(约30分钟)。
仪器清洁:每次检测后,用蒸馏水或专用清洗液清洁仪器检测通道,去除残留试剂;定期(如每周)用75%乙醇擦拭样品槽和相关部件,避免残留物影响下次检测。
定期校准:每月使用标准品进行校准,确保仪器精度;定期检查灯源和光源稳定性,及时更换老化灯泡。
4、安全防护措施
个人防护:操作时需佩戴手套、口罩,避免直接接触试剂和样品,防止皮肤或呼吸道刺激;若试剂卡检测的样品存在潜在传染性,应使用防护手套或其他防护措施。
废弃物处理:真菌毒素具有毒性,废弃物(如废液、检测卡)需按有毒废物处理,避免污染环境。
5、操作规范与异常处理
规范操作: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,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;触摸屏操作时,每次点击间隔3秒,防止设备故障。
异常处理:若仪器出现故障提示(如指示灯闪烁、读数异常),立即停止使用,查阅说明书或联系厂家维修;若空白对照显色异常或标准品检测值偏差超过±10%,需重新检测,排除试剂或操作误差。
Copyright © 2025 山东莱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:鲁ICP备19060062号-18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