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力电缆故障综合测试仪的使用方法可分为准备、接线、参数设置、测试操作、数据分析及故障定位六个步骤,具体如下:
一、使用前准备
1、安全措施
确保电缆两端断电,使用放电棒对电缆导体及铠装充分放电,并悬挂警示牌。
测试区域设置警戒线,操作人员穿戴绝缘手套、护目镜、高压绝缘鞋等防护装备。
2、仪器检查
确认测试仪电量充足,连接线无破损,配件(如脉冲发生器、高压设备)正常。
携带万用表、电缆路径仪等辅助工具,用于初步判断故障类型及定位。
3、信息收集
了解电缆型号、规格、长度及敷设路径图,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。
二、接线方式
1、根据故障类型选择接线方法:
低压脉冲法(适用于低阻故障<200Ω或断路)
将测试仪输出端(红夹)接故障电缆芯线,黑夹接电缆屏蔽层或地线。
确保电缆远端悬空,不接地。
2、高压闪络法(适用于高阻故障>200Ω或闪络性故障)
配合高压发生器使用,通过高压脉冲使故障点击穿放电。
高压输出端接故障相,接地端接电缆铠装或地网。
三、参数设置
1、波速校准
输入电缆波速度(常见值:PVC绝缘电缆约160m/μs,交联聚乙烯约172m/μs)。
若需测量未知波速,可选一条已知长度(建议>100米)的电缆,通过“速度测量"功能计算。
2、量程选择
根据电缆长度设置测试范围(如0-1000米或0-5000米)。
3、脉冲宽度
低阻故障选窄脉冲(如0.1μs),高阻故障选宽脉冲(如2μs)。
四、电力电缆故障综合测试仪的测试操作
1、启动测试
按下启动按钮,选择对应模式(如“低压脉冲"或“闪络法")。
观察屏幕波形:正常电缆显示发射脉冲和终端反射脉冲;故障点表现为反射脉冲异常(极性反转或波形畸变)。
2、波形调整
若波形幅度或位置不合适,调节“中值"或“幅度"旋钮,重新采样直至波形适合分析。
3、故障距离计算
通过移动光标测量发射脉冲与故障反射脉冲的时间差,利用公式计算故障距离
五、数据分析
1、波形对比
对比多次测试波形,排除干扰信号。
结合电缆敷设路径图,定位故障点的大致位置。
2、故障类型判断
开路故障:反射脉冲与发射脉冲同极性。
短路故障:反射脉冲与发射脉冲反极性。
高阻故障:波形畸变,需通过高压闪络法进一步分析。
六、故障定位
声磁同步法(准确定位)
沿电缆路径移动声磁探头,听放电声并检测磁场信号。
当声信号与磁信号时间差zui小时,下方即为故障点。
标记与处理
使用喷漆或标识牌标记故障点,记录位置、类型等信息。
根据测试结果采取修复或更换电缆段等措施。
Copyright © 2025 山东莱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:鲁ICP备19060062号-18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