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莱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
聚焦土壤、食品、水质、实验室,提供一站式检测仪器与解决方案

服务热线:

技术文章

ARTICLE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手持农业环境监测仪的使用原理

手持农业环境监测仪的使用原理

更新时间:2025-11-07点击次数:22

  手持农业环境监测仪的使用原理主要基于传感器技术、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、无线通讯技术的协同工作,通过实时感知、转换、处理和传输环境参数,为用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。以下是手持农业环境监测仪的使用原理:

  一、传感器技术:实时感知环境参数

  手持农业环境监测仪内置多种高精度传感器,每种传感器针对特定环境参数设计,通过敏感元件将物理或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。常见传感器及其功能如下:

  1、温湿度传感器:采用数字探头,直接测量空气温度(范围:-30~70℃,精度:±0.2℃)和空气湿度(范围:0~100%,精度:±3%),并据此计算出露点温度(精度:±0.5℃)。

  2、光照传感器:利用光谱滤光技术,测量光照强度(范围:0~200Klux,精度:±5%),反映作物光合作用的光能供应情况。

  3、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:专门检测400~7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辐射(灵敏度:10~50μv/μmol·m⁻²·s⁻¹),这是植物光合作用可利用的能量,是评估光环境的关键指标。

  4、CO₂传感器:基于非分散红外(NDIR)原理,准确测量二氧化碳浓度(范围:0~2000ppm,精度:±3%),直接反映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供应状况。

  5、土壤传感器:包括土壤温度传感器、土壤水分传感器、土壤盐分传感器等,通过频域反射(FDR)或时域反射(TDR)原理,测量土壤参数(如土壤水分精度:±3%),指导准确灌溉。

  二、数据采集与处理:信号转换与计算

  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环境参数转化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后,仪器内部的微处理器(或控制单元)对信号进行以下处理:

  1、信号放大与滤波:增强微弱信号,消除噪声干扰,提高数据准确性。

  2、数字化处理: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,便于存储、传输和分析。

  3、数据计算:根据传感器特性与算法模型,计算实际环境参数值(如根据温湿度计算露点温度)。

  4、数据存储:内置大容量存储器(如Flash存储器或SD卡),可存储数十万条数据,断电后数据不丢失,满足长期监测需求。

1.jpg

  三、无线通讯技术:数据传输与远程监控

  手持农业环境监测仪支持多种无线通讯方式,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远程监控:

  1、4G/5G网络:通过内置的4G/5G模块,将测量数据一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或管理平台,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网页或手机APP查看实时数据。

  2、Wi-Fi/蓝牙:支持短距离无线传输,便于与电脑、手机等设备直接连接,实现数据导出与共享。

  3、GPS定位:内置GPS模块,自动记录测点的经纬度信息,使数据与地理位置一一对应,提升分析针对性。

  四、用户交互与功能扩展:便捷操作与智能管理

  手持农业环境监测仪通过人性化设计,提升用户体验与功能扩展性:

  1、大屏幕显示:采用中文液晶显示屏,实时显示当前日期时间、各传感器测量数据、存储容量等信息,操作简单直观。

  2、多种操作模式:支持手动记录、自动记录(按设定间隔时间采集数据)和电脑锁定模式,满足不同场景需求。

  3、语音报警功能:当监测到的环境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,仪器会启动语音报警,通知用户及时采取措施。

  4、传感器扩展性:主机可通过集线器接入不同类型的传感器,互不影响精度,支持多参数同步监测(如同时测量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强度、CO₂浓度等)。

  5、低功耗设计:内置锂电池供电,支持交直流两用,增加系统监控和保护措施,避免系统死机,适应野外长期工作。


返回列表
  • 服务热线
  • 电子邮箱

    185945738@qq.com

扫码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 山东莱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鲁ICP备19060062号-18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