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11-28
点击次数:57
手套完整性测试仪是确保手套无破损、保障无菌或防护环境安全的关键设备,其操作需严格遵循规范以避免误判或设备损坏。以下是详细的操作事项及注意事项,分为操作前准备、操作流程、操作后维护、安全与合规四大模块:
一、操作前准备
1、环境检查
洁净度:确保测试环境无强风、灰尘或腐蚀性气体,避免干扰检测结果(尤其适用于医疗、制药场景)。
温湿度:部分设备对环境温湿度敏感(如电子传感器型),需在说明书规定范围内(通常为10-40℃,湿度≤85%)。
空间要求:测试台面平稳,避免振动或倾斜导致设备移位。
2、设备自检
开机检查:接通电源后,观察设备显示屏是否正常启动,无报错代码(如“E01传感器故障"“E02气压不足")。
校准验证:使用标准测试块(如已知孔径的模拟手套)验证设备灵敏度,确保检测结果与标准值偏差≤5%。
气源检查:若为气压式测试仪,确认气源压力稳定(通常为0.2-0.6MPa),气管连接无泄漏。
3、手套预处理
清洁干燥:手套表面需无水渍、油污或化学残留,否则可能堵塞检测孔或干扰传感器信号。
尺寸匹配:选择与设备检测口适配的手套规格(如直径5cm、10cm等),避免因尺寸不符导致漏检。
无褶皱:展开手套并抚平表面,避免因褶皱形成“假性漏洞"误判。
二、操作流程
1、设备设置
参数选择:根据手套类型(如乳胶、丁腈、PVC)和检测标准(如ISO 374-5、ASTM D5151)设置检测模式(如气压衰减法、水检法、电导法)。
灵敏度调节:部分设备支持调整检测阈值(如从1μm至10μm),需根据实际需求平衡灵敏度与误报率。
批量测试设置:若需连续检测多只手套,提前输入测试数量、间隔时间等参数。
2、手套安装
气压式测试仪:将手套套入检测口,确保密封圈贴合,避免漏气(可涂抹少量硅脂增强密封性)。
水检法测试仪:将手套浸入含检测液(如彩色水或荧光剂溶液)的容器中,确保手套内部充盈液体。
电导法测试仪:将手套穿戴在模拟手上,连接电极并固定,避免接触不良。
3、启动检测
单次检测:按下“开始"键后,设备自动完成充气/充液、稳压、检测、结果显示流程(通常3-10秒)。
批量检测:设备按预设间隔自动循环检测,操作人员需全程监控,及时处理异常(如手套脱落、设备报警)。
结果解读:
通过(PASS):显示屏显示“OK"或绿色指示灯亮,表示手套无破损。
失败(FAIL):显示“NG"或红色指示灯亮,需记录漏洞位置(部分设备可定位孔洞坐标)并复检。

三、操作后维护
1、设备清洁
外壳清洁:用干布擦拭设备表面,避免使用酒精或腐蚀性清洁剂(除非说明书明确允许)。
检测口清洁:气压式设备需用压缩空气吹扫检测口,防止残留物堵塞;水检法设备需排空液体并干燥。
传感器保护:电导法设备的电极需用专用清洁液擦拭,避免氧化导致接触不良。
2、数据管理
记录保存:将检测结果(时间、批次、通过、失败原因)导出至U盘或上传至云端数据库,支持追溯与审计。
报告生成:部分设备可自动生成PDF/Excel格式报告,需核对数据完整性(如漏检率、平均检测时间)。
3、定期校准
校准周期:根据使用频率建议每3-6个月校准一次,或按设备说明书要求执行。
校准方法:联系厂家或第三方计量机构,使用标准孔径板(如1μm、5μm)验证设备灵敏度。
校准记录:保存校准证书,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合规状态(尤其适用于医疗、制药行业)。
四、安全与合规
1、操作安全
防触电:避免在潮湿环境或手湿时操作设备,电源线需远离高温源。
防机械伤害:气压式设备充气时勿将手靠近检测口,防止高压气体喷出伤人。
防化学伤害:水检法使用的检测液若含腐蚀性成分,需佩戴防护手套操作。
2、合规要求
标准遵循:确保操作流程符合ISO 374-5、ASTM D5151、GB 24541等国内外标准。
记录留存:医疗、制药行业需保存检测记录至少5年,以备监管部门审查。
设备认证:使用前确认设备已通过CE、FDA、CFDA等认证,避免因设备不合规导致产品召回。
Copyright © 2025 山东莱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:鲁ICP备19060062号-18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.xml